今日“周五路演厅”项目披露
“如果公司没能扛过疫情,我还是会选择创业。”
“我是创业者,更是武汉人。”
“暂时的收入下降不要紧,我们时间还长!”
“还好公司业务弹性大,线上也能完成任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利用停工时间修炼‘内功’,停留也是另一种前进。”
“产业转型伴随着阵痛,危机会让行业加速裂变。”
在过去一周,政府开始更多地呼吁、强调经济复苏,许多公司也筹划在2月底的陆续返工。但位于重灾区武汉的企业和个人,由于疫情原因,导致人们无法重返工作岗位,开工时间也向后推延。
我们迫切想知道,身处事件中心的武汉创业者们有怎样的感受。他们是丈夫、妻子、父亲和儿女,也是创新企业的核心管理层。他们对疫情最初的预估来自于哪儿,他们有什么样的真实感受,他们如何积极自救与救助他人,他们如何安排复工复产,他们对未来有哪些打算。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与6位来自武汉的创业者进行了深度交流,了解他们在疫情之下的真实境遇。
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是,面对疫情,创业者们表现出了极大的韧性。他们相信,疫情只是暂时的,积极应对,短期的困难终将被克服,怀揣希望,苦厄变成力量。
希望,是时间的玫瑰。
“如果公司没能扛过疫情,我还是会选择创业。”
隽秀园艺董事长俞斌
原本等着春节结束,就又该到了公司最忙碌的时候。“乐观一点可能都得等到四月才能开工,不过现在突然倒有了很多陪家人的时间,有得有失吧。”俞斌说。
隽秀园艺是一家从事花卉育种及生产销售的初创公司,今年的花卉市场就像公司里待售的郁金香一样渐渐凋零。虽说是“花店不开了,花继续开”,但这家公司是俞斌初次创业的成果,四年的苦心经营也终于有了不错的收获,却被一场疫情“杀”得措手不及。
有着作物遗传育种的学习背景和博士学位的俞斌,原本可以有很多职业选择,进高校或研究院等都能带来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但他却觉得研究不能直接用于生产:“技术转化了才更有意义。”
靠着自己扎实的学习背景和积累的行业资源,经过几年的努力,这家公司发展形势一直很好。俞斌有自己的创业理想和目标——希望将来可以做成国内最大的花卉品种培育企业。他认为在中国做花卉育种的人不多,很多花卉品种都源于国外公司,或许自己能够曲线超越那些外企。“要不是这场这场疫情的话,我觉得肯定会走得顺风顺水。”俞斌说,“希望能挺过去。”
这次疫情来得突然,封城的消息来得更突然,俞斌表示没能够预料到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影响:“就在封城的前一天,一切看起来都如常。”而大多数企业,是没有做好接受冲击的准备的。
公司在春节前就培育好了一批郁金香,准备春节期间销售,但当时整个市场都处于停滞状态,货运物流的情形比外界想象更糟糕,而且一切物流都应该以医疗物资优先运输,公司只能任由这一批花朵慢慢枯萎。
图片来源:隽秀园艺
不过俞斌表示,如果可以开始生产,公司大约一周就能恢复正常的运营状态:“我们公司的规模不大,要协调起来很快,这点是很好的。”但他同时也认为中小企业受打击会更严重,很多公司面临倒闭。
“我不敢说疫情结束后公司会是什么样子,但如果我们不幸倒闭,我还是会选择创业。”俞斌表示今后要做更多的产品技术储备,在武汉做不了的业务可以在别的地方开展。“加强研发技术,有了知识产权的成果,即使现在的公司做不下去了,今后和别人合作,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疫情来势汹汹,尽管公司业务停滞,但俞斌却觉得并没有这么可怕:“武汉的企业大部分受挫,这不是个案,我相信政府、机构也会给予武汉企业一定的帮助。”
和大多数停运的公司一样,业务暂时不做了,开支还得照付。“如果到了月底情形没有好转,可能得跟员工们商量一下适当减少工资,希望他们能理解。”俞斌说。
俞斌表示,好在公司的员工都是一同扛过创业之路的,大家还有信念在,有了信念就不会轻言放弃,鲜花烂漫的春天终将如约而至。
“暂时的收入下降不要紧,我们时间还长!”
中畜智联创始人黄旭
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武汉,复工时间比其他城市更晚。中畜智联创始人黄旭猜测:“乐观预计3月20号能恢复生产,悲观估计4月15日恢复生产。”
这家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养猪智能饲喂系统研发的初创企业,本该在年初迎来销售的旺季,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年的计划。中畜智联成立的前三年都花在了产品创新和研发上,新品刚上市又遇到非洲猪瘟,到目前为止,虽然获得了几家上市公司订单,但毕竟上市时间短,资金仍然非常紧张。
图片来源:中畜智联
黄旭总结了三个疫情期间企业资金压力的主要来源:1.持续研发投入;2.固定费用支出,包括人员工资和厂房办公室租赁等;3.必要的原材料库存。
2019年12月份开始,公司进入销售旺季,2020年1月份分别接到温氏集团和汉世伟集团两个大单,且客户对交货时间要求比较紧,所以1月份在春节前将工厂的所有原材料都消耗差不多了,现阶段只有通过供应商补给才能向客户供货。
黄旭说,公司在一月份接到三家上市养猪企业近2000万订单,本处在快速上升期,目前由于疫情导致生产停滞,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他认为类似的企业或许都需要在湖北省外寻找符合要求的代工企业原始设备制造商。
此外,非常时期,供应商对现金要求更高,公司对原材料单次采购量和库存量都要提高,所以资金压力大很多。“若银行能提供合适的贷款支持,对初创企业来说就再好不过了。”
“公司股东们在武汉封城第三天就开始沟通,于2月1日网络会议确定2020年经营思路做出相应调整”黄旭说。他表示企业要做最坏打算,万一停工6个月没有收入,公司还要想办法活下去,因此要减少一切不能带来公司直接收入的开支。
面对疫情,公司迅速做出了策略调整:原定各部门人才引进和主办论坛等暂停;2020年全年销售目标从9000万元调整为5000万元;考虑到武汉人和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被“歧视”,对市场拓展带来很不利影响,公司会在合适的区域成立全资子公司开展市场工作;探索线上销售模式。
线上交易或能有效缓解困境
但需要媒体呼吁和引导
尽管许多公司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了线上办公,但作为设备制造商,公司全部业务都只能暂停。
“作为2B业务模式,我们取消线下模式不现实,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绝大多数资源会倾向于养猪头部企业合作上。”黄旭说。但同时他也在思考,是否借助这次非瘟和新冠病毒疫情,让更多的客户意识到采购不一定非要当面谈,线上沟通也是有效方式之一。
但是,要引导行业做出这种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也不是某一个企业或者组织能做到的,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特别是媒体的大力呼吁和引导,才有可能打开一个突破口。黄旭表示,如果能在今年有很小比例接受线上成交,行业经营模式将会发生重大变革,会更高效更多赢。
暂时的收入下降不要紧
我们时间还长
当被问到如何安置和安抚员工时,黄旭首先表示绝不裁员,其次,公司半数的人是股东,大家在创业阶段风雨同舟,相互信任感强。
“我们这一群人是为了一辈子干好这件事而已,时间还长着!熬过了猪瘟,也一定能熬过‘新冠’。”
对于整个畜牧产业链来说,近期接连不断的猪瘟、疫情带来很大打击。对于上游,主要是塑料件、电子元器件和金属件三块,他们受影响可能更严重。这个也目前黄旭最担心的问题,因为他无法估计出上游供应商的情况,会导致自身产能不确定。下游养猪企业受到非洲猪瘟影响已经有18个月了,生猪产能下降了40%以上,这也意味着公司潜在客户少了40%以上。
这次疫情导致很多养猪企业断料和猪群销售困难,除了养殖企业经济上的损失以外,最重要的是心态,即对于投资倾向于更加谨慎。这样会导致下游客户对智能化养猪设备设施需求受阶段性抑制,“当然我相信最终这个需求会爆发。”黄旭说。
“我坚信,灾难中孕育着机遇”
这次疫情加上非洲猪瘟灾害的冲击,让黄旭加坚定对猪场智能饲喂和物联网的信心。对畜牧行业来说,疫情带来的重大思考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就要运筹帷幄,从保护易感动物(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三个方面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下次灾难损失。
猪场智能饲喂和物联网设备系统采用后,会带来两点重大改变:一是无人化或者少人化生猪饲养,没有人为接触传播,传播途径就会轻易切断;二是通过智能化系统饲喂,可以个性化饲喂猪群,同时猪群本身和周边环境可以及时反馈到后台,进而给猪群更好的护理,这样很好地保护了易感动物。做好这两点,就用不再害怕疫情了。
总之,这次疫情让黄旭和其他成员更坚定了发展方向。在业务模式上,硬件上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以后会更多的注重数据反馈和加工等软件能力的提升,为行业大变革做好相应准备!
“中小企业对于危机中风险抵抗能力的确很弱。”黄旭说,他一直提倡轻资产运作,所以这次压力相对小点。但他特坦言说实话,以前从没考虑过6个月无收入的应对策略。这次疫情对行业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在将来的运作中,从思想上,无论什么情况下,哪怕是企业最辉煌的时候,我都会时刻问自己‘如果6个月无收入我们该如何应对?‘”黄旭说。
“我是创业者,更是武汉人。”
青寕信安联合创始人白慧冬
青寕信安是一家专注于动物运动监测设备研发的公司,将硬件与软件结合开发。尽管这家初创公司总部位于深圳,但联合创始人白慧冬在武汉的时间其实更多。
“我的家在武汉,
我留下,才能保证家人的安全。”
疫情暴发时,许多人都想在城市彻底封锁前逃离武汉,而白慧冬却坚定地认为:我的家在武汉,我的孩子、母亲都在这里,只有我和他们一起留下,他们才能安全。
一月底刚在阿坝州为那里的牧场安装完了一批动物运动监测设备,白慧冬便赶回了武汉。“飞机上的人基本上都戴了口罩,而我当时还没时间去买。”
阿坝州的牦牛装上了青寕信安的动物监测设备
人人都戴着口罩的武汉,让他感觉自己应该是安全的,坐在开往家的出租车上,司机还宽慰他说不会有问题。尽管如此,白慧冬还是不敢冒险,在进家门前给母亲打了电话,让她准备75度的酒精喷壶,让年幼的孩子躲进房间不要见他。这天晚上,孩子想让他陪着,但他没有答应。
“爸爸可以不回来的,现在疫情这么厉害,回来就有可能感染、死亡,但爸爸为了你回来。现在为了全家人的安全,这几天必须每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避免交叉感染”,白慧冬对孩子说。儿子哭着答应了。
虽然困在了武汉,线上的工作也不能停。公司现在通过线上语音来实现了每天战略会议的执行,大家的执行效率可能会慢一些,但是每天早上九点半都有一个5分钟到10分钟的会议,说一下昨天做了什么,今天要做什么,还有存在的问题,这三个事情。遇到的问题,会在早会结束后单独组织开会,白慧冬说:“其实这种形式适合于任何一个行业。”
尽管线上工作照常开展,但白慧冬表示疫情对公司其实影响相当大:公司一个月开销就是的20多万,现在可能会浪费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最多只能干一个月的活儿,后续的资金压力就会有些紧张。
被困武汉,创业者变身“物资对接户”
照原先的进度,现在白慧冬本应在阿坝州谈妥项目了,但疫情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且不说自己在武汉出不来,即使是在深圳的同事,也无法去到办公场地。
公司总部远在深圳,日常业务和工作也可以部分推进。毕竟复工的事情也急不来,所以现下比起处理公司事务,还可以为武汉做更事情。刚回到武汉不久,白慧冬就做起了“物资对接”工作,也就是帮忙对接武汉急需的口罩和防护服。
回到武汉的第六天晚上,微信群里开始喧闹,说是有一批物资运送过来了,接收地点是武东高速出口,离白慧冬家里有15公里。但由于在阿坝州安装完检测设备开车回程时遇到了车祸,以至于汽车还在成都维修,家里只剩个电瓶车。“电瓶车能跑40公里,这次往返30公里,应该没问题。”白慧冬心想,于是便接下了当晚运送物资的任务。
“一开始以为十点物资就能到,但由于某些原因拖到了凌晨3点。”刚躺下40分钟的白慧冬挣扎着起床,带好装备出发了,过了一阵才想起来没戴口罩,又担心返程回去电瓶撑不住,便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开。
封城后的武汉,街边商铺都关闭了,路上偶尔听到一些吼声,相互回应着。“我都差点以为自己回到了原始时期。”白慧冬说。
到达指定地点后发现,一起等待物资的,还有三辆救护车。“只有我一个人是骑电瓶车来接物资的。”白慧冬打趣说,“苏宁易购的某个接货人看我没有口罩,还给了我一个,现在想来我依然觉得很感激。”
在寒风里等待南京的物资,图片来源:青寕信安
凌晨五点,物资车终于来了,在寒风中等待良久的白慧冬觉得脑袋昏昏沉沉,不过,物资到了就行。
正如外界宣传的那样,武汉现在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保障人们生活和健康的物资。
特殊时期的慈善行为已经无关金钱,物资才是武汉需要的。白慧冬辗转接触到了德国的口罩和防护服资源,并想尽办法把它们运回国。尽管有不少渠道看似可以买到医护物资,但这其中的真伪还得靠自己来辨别。“我本不是这个专业,跨领域联系物资着实消耗精力。”白慧冬说,“把口罩和防护服的套路摸清就很不容易了。”
白慧冬驻守武汉,搭建出一条口罩、防护服的资源对接渠道
就这样,他开始走流程、签订单,由于需要的量实在太大,需要垫付的钱也很多,自己掏腰包压力也不小。好在清华的校友愿意出资帮助他周转,还告诉他不要担心。
白慧冬在微信公众号(青寕信安)中记录着他这个月以来在武汉的经历和感慨,并把自己和口罩供应方的详细聊天记录实时更新。除了将口罩、防护服转运到医疗机构手里,他还把会留一些物资给需要的个人。
很多人在他的公众号里表示感谢和赞赏,他回应道:“不管是作为一个人,还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在武汉的人,这都是我能力范围内应做的事。”
“还好公司业务弹性大,线上也能完成任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上壹生态农业董事长南永平
这次疫情的严重程度是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而南永平一直生活在武汉,对于这次疫情,不论是作为普通的武汉市民,还是企业家的身份,他都明显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北校友会秘书长,同时也是武汉上壹生态农业科技公司的董事长。
除了政府和防疫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其它企业基本上属于停滞待工的状态,一些大型商超的农产品供给主要是靠外地的支援,山东、海南、四川……全国各地都往武汉送菜送物资。南永平说,小区封闭、交通停运,复工对很多企业来说并不现实。
一些在武汉郊区的种植商现阶段是采用点对点的经营模式。为保证市区居民的基本生活,南永平认识的好些农场朋友仍在忙活,不过都是响应部分社区的需求,并非疫情之前的大规模采购。
“大部分企业受损严重,但我们很幸运,一些规划和方案也可以在网上完成。”南永平说,他们的客户主要是政府和企业,一般项目的周期性也较长,所以目前,疫情其实对他们公司的业务没有造成很大影响。
据悉,武汉上壹生态农业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大地艺术景观的开发设计。该公司以彩色农作物、花卉、林木为原料,广袤农田为背景,来进行各种类型的文字及图案创意,从而美化乡村或区域环境。
“我们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比一般的企业要强。”南永平表示,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企业开始反思,之前线下单一的经营模式是否能够很好地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
“我们校友会的企业联盟已经搭建了专门的班子,来对接武汉企业的扶持工作,主要有金融支持和政策推进的事项。”为了更好地帮助武汉的校友企业,湖北校友产业联盟设立了专门的灾后重建小组,不论是资源对接,还是政策上有所需要,联盟都会实时地同相关金融单位、武汉市政府等商议决策。
疫情之下,企业都开始进行反思。南永平进一步说到,通过这次的重大灾难,企业的风险意识需要大大提升,疫情也会因此成为一个关键的倒逼机制。“要想企业活得长、活得好,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应对不论是人为还是自然的风险。”
“利用停工时间修炼‘内功’,停留也是另一种前进。”
法麦克斯董事长何文祥
从事水溶性肥料生产销售的初创企业法麦克斯也因疫情影响,受损严重。何文祥估计,公司的经济损失有好几百万。在公司的三个业务板块——水溶性肥料生产、农资电商和智能堆肥系统中,电商这个板块所受影响最大,最关键的原因物流的停运,尽管公司这段时间还陆陆续续都有接到订单,但快递停运以至于无法发货,最后大多数人都因失去耐心而选择退款。
“大家现在都处于一个高度警惕的状态,尤其是对于湖北过去的人员和物资尤其紧张。”何文祥说。
公司在2018年的时候开始准备的第三块业务——智能堆肥系统(用于帮助养殖企业,比如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的粪物干湿分离之后的固体部分,进行堆肥发酵),于2019年进行大面积推广,刚一开展就碰上新冠病毒肆虐。
现阶段,公司服务很多养蛋鸡的企业,尤其是湖北省内的养殖。原本应外销的产品,在疫情背景下外销不了,只能进冷库,货物已经积压得非常厉害了,成品库基本上都是饱满的状态,而法麦克斯的智能堆肥系统主要解决的是环保问题,“但人们是不会在这种时候去关注环保问题的。”何文祥说。
当前,养殖户关心更多的是:养殖的家禽有没有饲料可以吃?鸡下的蛋能不能运得出去?
“这也应该是湖北省要优先解决的一些问题,让养殖企业能够保证这些猪、鸡、牛都有饲料可以吃。”何文祥说,“只能等疫情过了之后,再重启这个板块。”
一线工人不上班,线上办公行不通
是时候修炼“内功”了
作为一家70人规模的初创公司,平日里的业务相当繁忙,用何文祥的话来说,公司是没时间用来做技能培训的,而这些事情放到现在来做就挺有意义,也是督促公司前进的另一种方式。
从每周一开始,公司一直在给职工做不间断的培训,培训各项技术、品质管控,营销、服务等等。“我管这个叫‘修炼内功’,这是我们现在每天都坚持的工作,会控制在大四、五个小时以内。”何文祥说,“当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
面对疫情,稳定人心、修改战略是极其重要的一步。何文祥表示2019年是公司扩张比较厉害的一年,在湖北的荆门和四川的德阳在筹建两个新的工厂。但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优先考虑的是生存,而不是发展,“那么就把这些计划都叫停,尽可能地保留现金,用于公司的各项开支。”
尽管企业都希望能通过这次疫情的来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但何文祥认为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企业能进行的防范措施实在是非常有限。作为企业,要想渡过此次危机,会需要政策上的支持,但此次经济受挫面积巨大,政策支持也还不明朗,即便是没有相关条例可以带来直接的帮助,企业也要想办法活下去,“该融资的要融,该开源节流的就开。困难时刻更是要团结一心,才有更可能挺过去。”何文祥说。
“产业转型伴随着阵痛,危机会让行业加速裂变。”
珈和科技创始人冷伟
武汉珈和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卫星遥感解译服务商。创始人冷伟07年来到武汉,在武汉大学读书并留下创业,武汉算是他的第二故乡。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证实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在那之后武汉本地的口罩基本断货。1月21日,开始出现35元一个的高价口罩。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当天早上,很多地方出现了恐慌性采购,价格也因此大幅上涨。
在冷伟的记忆中,除夕那天,大家都没有心思看春节联欢晚会。很多人冲向医院去看病,医生、护士根本忙不过来,武汉医院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防控肺炎疫情的战斗已然打响。
2月1日,湖北宣布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14日,这意味着企业复工时间也往后推迟。“我们相对来说还好,因为大部分都是图像处理软件之类的工作。风险点在于我们需要在线办公,但前提是得有人去公司把远程的东西设置好,不然没法开工。”
“公司在武汉,你让谁去都不合适。”2月1日,身为创始人和CEO的冷伟冒着风险,去公司办公室把线上开发需要的设备部署好。“这也是我们团队一直以来共同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够尽快复工,把工作坚持做起来。”
如果没有疫情,按照珈和正常的工作计划,开发和营销都已步入正轨。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节奏,导致公司一大半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对于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冷伟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这是一场不可抗拒的巨大灾难。面对疫情冲击,不光要靠政府的援助措施,企业也需要自救,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抗击疫情,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有人都是冲锋陷阵的勇士。谈到令人感动的人或事,冷伟提到了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人肉运送物资的志愿者团队、帮助独居老人购置生活用品的小区邻居。每位在这场灾难中奉献爱心的人,都担起了“救自己、救他人、救世”的使命。
在此次战“疫”中,珈和科技也联合点亮资本,从哈萨克斯坦订购了12万只医用口罩及5000只N95口罩。
“其实一开始,我们准备从境外购买2万个口罩,节后开工自己用。但了解到武汉医院的真实情况,医务工作者的物资严重缺乏,最终我们还是决定多买一点,并将这批口罩捐给医院。”
然而在购买和运回口罩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在着手采购时,发现国内各省口罩供应紧张,只好从境外采购口罩。随之而来的是哈萨克斯坦发布航班、列车停运通告,团队又不断申请可用货仓、联系清关公司,才克服了哈萨克斯坦严控口罩出口的困难以及国际货运问题。目前,运回的 5000只N95口罩和1万只医用口罩,已悉数捐赠给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
图片来源:珈和科技
“总体来说,过程比较曲折,但结果还是非常美好的。”冷伟这样总结此次的援驰行动。
不必等候炬火,每一处都是光。
据近日清华、北大联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85%的中小企业熬不过三个月。“我们应该属于剩下的15%。”冷伟说,“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最直接、最严重的问题是如何管控现金流。业务被按下了‘暂停键’,至少损失了两到三个月的成本。我们将客户开发转为线上进行,也会通过控制成本将收入损失尽量降低,总体情况还是比较积极乐观的。”
“产业转型伴随着阵痛,危机会让行业加速裂变。目前来说,最起码要在保证企业生存的前提下,再去开展业务。这次疫情,武汉企业的损失最为严重,希望政府能在贷款、补贴方面给与更多支持。”
相比非典时期,现在交通更为便利,加上正值人员流动性激增的春运,加大了疫情的防控难度。在病毒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珈和也开始重新审视科技的发展方向,比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疫情监测,分析确诊或疑似患者的出行轨迹、地理信息,达到精细化、网格化防治,能有效提升防治速度和效益。
此外,针对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珈和科技将推出春播备耕决策平台。通过农情大数据管理和分析,将疫情防控与复耕生产结合,提供春耕延误风险、预计损失产量指数等信息,帮助广大农户、政企客户进行精准决策,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据悉,该决策平台预计将在本周内上线。
春播备耕决策平台概念图,图片来源:珈和科技
谈到核心团队达成的共识,冷伟表示,“后面的日子会更难过,所以最重要的是先活下来,再寻找新的机会和增长点。此外,专业技术是核心竞争力,要继续提高其在业务场景中的应用价值。人员也很重要,目前我们的员工都很健康,这是非常幸运和值得高兴的事。”
在采访的最后,冷伟问起我们的近况,得知我们在有序推进复工时,他说,
“挺好的。等武汉好了,欢迎你们来玩。”
创业者们谈风险防范
前不久,清华大学针对疫情,调研了近1000家中小企业,结果显示:85%的企业撑不过3个月。尽管在我们此次的采访中,各个创业者都或多或少谈论了企业的风险防范和补救措施,但正如何文祥说的那样,企业在杀伤力巨大的疫情面前能做的少之又少。尽管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近期不容乐观,但创业者们面对疫情的心态都能做到冷静、平和,他们表示既要做最坏的打算,也要有信心重整业务,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援武汉。
从大家对此次事件的回顾和思考中,我们梳理出了关键共性关注点:
1.今后基本的防护装备,如消毒水、口罩、防护服等要配备;
2.现金为王,资金充足了就什么都不怕;
3.单一的经营模式会存在更大的风险,线上线下并行才更可依靠;
4.员工的精神建设是初创企业稳固的基石;
5.创业不易,世事难料,但求问心无愧;
6.政府、机构、媒体等可根据需求为初创企业提供各种帮助。
原本以为,我们会听到一片哀嚎和抱怨,但令人惊喜的是,我们所接触的采访对象面对疫情展现出来的是自信、坦然和乐观。我们在初创企业意气风发时接触了它们,在面对疫情时再次聆听他们的故事。伴随着对疫情忧虑和对解禁的期盼,我们重新认识了有担当、有勇气的武汉创业者。
从不幸中看到希望,在停工时修缮自我,待到春来百花开,风吹云雾散,我们一定会再见。